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 正文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2015: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研究阶段性进展——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的临床转化医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6-01-12 17:38:46
字号:
+-14
浏览次数:

1.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及转化研究

马长生教授团队初步建立了"标准统一、平台对接、独立管理"的资源整合和协同研究模式,在此模式下稳步推进多项心血管临床医学研究,以实现心血管疾病精准医疗,提高人类心血管健康水平。目前已建立了多层次、辐射全国的临床研究网络,研究网络包括44家核心单位、100家协作单位和多家推广单位。主要进展与成果包括:

(1)心房颤动2C3L导管消融术的研究与推广

目前持续性房颤治疗的导管消融治疗策略,主要包括环肺静脉消融、心房线性消融、复杂碎裂电位(CFAEs)消融、针对主频部位的消融、针对心房外膜神经丛富集部位的消融以及彼此之间联合的分步消融等策略。其中,由法国波尔多电生理中心率先提出的逐步消融(stepwise)策略综合了上述方法的优势,以房颤终止为手术终点,临床成功率较高。但是,由于操作复杂,手术和透视时间较长,有增加并发症的风险,而且该术式对术者要求较高,难以推广普及。

"2C3L"策略,则避开了这一短板。所谓"2C3L"消融术式,"2C"指环肺静脉消融的2个圆圈(circle),"3L"指左心房顶部线、二尖瓣环峡部线、三尖瓣环峡部线的3条消融线(line)。如果术中房颤心律未转为窦性心律,则直接行直流电复律,并在窦性心律下消融及验证肺静脉电隔离及顶部线、二尖瓣环峡部线和三尖瓣环峡部线双向传导阻滞。通过这种改进,可以避免CFAEs消融和术中多次对房性心动过速(房速)行激动顺序标测和消融,因而显著缩短了手术、透视和消融时间。

(2) 心血管远程医疗实践尝试

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三甲医院人满为患,专家门诊一号难求。而近郊某些三甲医院病床闲置率可高达70%。如何充分利用专家资源已成为急需破解的难题。本中心积极响应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建设心血管远程医疗服务相关平台,并积极利用"互联网加"技术探索开展移动医疗相关研究。以专家为核心资源、以专业为基础环境、以互联网模式为交互规则进行知识汇集、医生聚集以及互联网医疗服务实践和移动医疗研究。

本中心希望借助一些医疗互联网加平台,进行远程医疗实践尝试,并探索给予移动医疗模式开展心血管研究的可能性。"第一会诊"立足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面向一线临床医生提供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手术演示及指导、远程诊断、远程转诊等医疗服务。通过"第一会诊"平台,可开展心血管相关药物治疗依从性、疾病防治信息、卫生监督方式等方面的尝试性研究(图3)。

2015122862.jpg

心血管移动医疗研究模式

(3)心律失常注册研究

"中国心律失常注册研究"(C-Rhythm项目)依托国家心血管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目标是搭建国家心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网络单位内广泛参与的心律失常临床研究体系,关注所有心律失常的个体化诊疗、预后判定以及预防策略,为临床治疗指南提供研究证据,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推动我国心律失常临床研究的整体发展,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目前心房颤动注册研究已入选患者1.7万例,中国社区人群4.6万例已完成,同时从政府和社会部门获取与患者临床结局相关的重要信息,如住院病历首页、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的死因监测信息、医疗保险信息等,通过提取和整合这些数据,建立完整的心律失常注册患者临床数据信息链和中国人群心电信息数据库,创建支持中国心律失常临床研究的公共信息平台。

基于平台更多的有关房颤的临床以及转化医学研究正在开展,涉及的方面包括:导管消融的最佳术式、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降低血栓栓塞事件疗效比较、房颤发生的遗传学研究、房颤血栓栓塞预测模型等。研究成果将改善我国房颤患者的诊治水平,为我国房颤指南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并提升我国在房颤临床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目前已发现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华法林规范化使用。

2015122863.jpg

CAFR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华法林规范化使用

(4)遗传性心律失常规范化研究

遗传性心律失常包括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等疾病,是40岁以下人群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病因。2011年和2013年心律协会(HRS)分别发布了离子通道疾病与心肌病基因筛查共识和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和处理共识,标志着遗传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进入了有章可循的新纪元。目前我国医务人员和公众对遗传性心律失常认知度很低,没有基于中国患者的遗传性心律失常数据和生物样本库;有关临床研究大都是散在个案报道,缺乏大样本的遗传学和功能学研究。基因筛查是诊断遗传性心律失常的核心;正常人群中少见变异的检出,使得临床上检出的基因变异的解释变得困难,如何利用基因筛查的结果帮助临床诊治,成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临床问题。 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疾病的致病机制与突变导致心脏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而突变的离子通道,能够通过体外表达,应用膜片钳的技术手段进行功能学检测,是现代分子电生理学的基础。突变离子通道的功能学检测属于分子功能学诊断的范畴,不仅有助于临床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疾病患者的诊断,特别是临床中诊断不明确的患者;我们既往的研究还表明,体外突变离子通道功能学可以预测临床用药的治疗效果,这是实现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疾病的个体化治疗的理论基础。目前国际上绝大多数遗传性心律失常中心将突变心脏离子通道功能检测仅仅作为科学研究手段,少数的国际中心正在将突变心脏离子通道功能检测推向临床应用。在C-Rhythm遗传性心律失常登记注册研究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心脏突变离子通道功能检测,实现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疾病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2.大血管疾病的手术治疗临床转化研究

我国主动脉疾病复杂和重症的患者比例高(80%以上),围手术期脏器并发症发生率高,治疗效果远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本课题组在孙立忠教授的带领下,成立北京市大血管疾病诊疗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大血管疾病医、教、研、防、对外交流等工作。2012年成立北京市大血管外科植入式人工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进行术中支架人工血管和国产预凝人工血管的研发,获专利20项。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是第一种国内首创并推广至国际的大血管外科植入式人工材料,全球应用万余例。团队每年完成各类大血管手术千余例,其中50%以上为重症复杂病例,是全球最大的大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孙立忠团队所制定的主动脉夹层细化分型及治疗方案被中华医学会纳入我国主动脉夹层诊疗指南,首创孙氏手术已成为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标准术式。由于贡献突出,孙立忠团队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研究进展如下:

(1)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复杂重症主动脉疾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主动脉弓部手术的脑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 %~30 %,短暂和长期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9 %~28 %及4 %~16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以无创性实时动态监测。团队应用TCD对涉及弓部的复杂重症主动脉手术实施监测,选定择期主动脉夹层/瘤患者行孙氏手术者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选择性脑灌注期间和单泵双管期间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麻醉诱导后患者的TCD频谱各异,说明术前已存在病理性脑灌注,脑组织对手术应激的代偿能力下降,极易发生缺血性脑损伤,对于术前已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围术期根据监测结果精确地调控各种生理变量,进行有效的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初步建立了主动脉手术术中神经系统监测方案,使围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由20%降低至10%以下。

(2)复杂重症主动脉疾病围术期器官保护

复杂主动脉手术创伤大,深低温停循环会引起脊髓缺血,脊髓血供存在巨大个体差异,区域脊髓血供具有单一性,截瘫对患者、家庭、社会的巨大影响,所以主动脉脊髓围术期保护困难,但意义重大。本团队有效监测围术期脊髓诱发电位变化,将将重症复杂型主动脉手术脊髓损伤并发症发生率降至2.0%以下。

(3)复杂重症主动脉疾病遗传因素研究

国内首次对非症状型家族性胸主动脉瘤-夹层进行致病基因鉴定及临床特征研究。(Ann Vasc Surg. 2014;28(8):1909-12.)

2015122864.jpg

3.冠心病转化医学研究

2015年度,周玉杰团队在转化医学研究上取得丰硕成果:

(1) 冠脉钙化病变系列研究

首次发现钙化增加介入治疗相关心肌梗死,导致患者预后不佳,首次发现阻断冠脉钙化新靶点-IL 37,从分子生物学水平阐明IL-37抗钙化的机制。

2015122865.jpg

(2) 开展老年冠心病合并OSAHS研究

2015122866.jpg

(3) 冠脉分叉病变术式系列研究

首次提出分叉病变新术式---ATP,优化左主干治疗技术,提高成功率,降低左主干治疗风险。目前工作进展,已经建立老年左主干病变实效研究数据库,并开展注册研究,进入数据收集与临床随访阶段。

(4) 临床创新技术研究:

3D打印锥形仿生可降解支架:

2015122867.jpg

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

2015122868.jpg

新型准分子"冷"激光冠脉手术

2015122869.jpg

PARACHUTE左室装置

2015122870.jpg

心肌收缩力调节装置:

2015122871.jpg